臘月二十一,突然有人在微信里申請添加好友,打開一看,原來是自己本村的發小林子。回想起來,自初中畢業各奔東西至今已經 “失聯”多年了,收到這個消息頓感熱血沸騰,濃濃的鄉情、深深的同學情立刻涌入心間。片刻微信的交流,得知他現在南國霧都重慶,于是我們不約而同的回復了彼此,“春節回家一定聚聚”!
大年初二,我們如約而聚,并叫上從小一起玩耍、上學的立柱、海生、建武等幾個“小伙伴”。大家互相暢談彼此多年的生活、工作情況。林子是發小中最出色的一位,當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大連理工大學,目前已是高級建筑工程師,項目經理。發小之間,雖久不相見,并無拘謹,飲酒的過程,先是幾輪的成語接龍、猜謎語,之后,似乎是酒精發揮了作用,各位情緒分外高漲。興奮之間,大家提議讓我這個“K詩達人”來個詩歌朗誦助興。很快,我定位了一首阿紫的作品《寄給故鄉的指紋》。伴著緩緩悠綿的背景音樂,我用一個游子思鄉的情懷,飽含深情的朗誦起來,“一整夜,睡在故鄉的的云里,云朵很低,可以觸摸到父親金黃的麥地……我在那片零下一度的云里給故鄉寫信,寫得指尖通紅,像我紅腫的眼睛,也像家里一直等我的那盞紅燈籠。下雪時,故鄉會收到,一支右手和一只左手中指的指紋,那不變的紋理,帶著難改的鄉音,是不善表白的我,寄給故鄉,最深最重的伏筆!”或許,我的感情太投入了,把那份切切的念想傾訴得淋漓盡致,大家默默地沉浸在那片思鄉的情境里,久在異鄉的林子,這個70后的大老爺們竟然落下來滾燙的淚滴……
我們開心的相擁一起,異口同聲——過年真好!是啊,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具影響力的傳統節日,小時候過年是新衣、糖果、是鞭炮、壓歲錢,如今豐衣足食的我們缺少的正是這歸鄉團聚的真摯和感動。這些,離不開開放創新的民族精神;離不開締造和諧盛世的堅定信念;離不開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懈努力。感謝中國年!
酒后,我又揮毫潑墨,以四尺“福”字,表達恭賀新禧之情,一邊念叨著,“金豬拱門齊納福,我祝大家福星高照、福如東海、洪福齊天、福祿雙全……”一邊送給大家。道別的那一刻,紛紛表示來年再聚,讓每個春節都過得像小時候一樣有滋有味兒!
(煉鋼一車間 張海波)
  |